澳门新浦新京5197

【奋进?足迹:扶持建设学科巡礼】之二——城市文化与社会心理学

作者: 来源: 时间:2018-09-27

【字体:

阅读量:次

聚焦城市社会心理研究  塑造新型优秀学科团队

——“城市文化与社会心理学”学科巡礼

 

一、学科简介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是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工作方向。城市文化与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建设,致力于培养一支能满足教学、科研和城市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的专门队伍,主要为城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基础研究提供科研支撑,为高质量的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学科以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战略导向,侧重于城市社会心理的前沿问题研究,同时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城市文化与社会心理学学科自学校批准建设以来,学科团队经多次讨论与论证,初步确立三个研究方向:

1. 城市居民社会文化认知与区域文化心理研究。主要开展城市文化心理认同和社会融入研究、城市网络等媒体使用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城市居民社会认知偏见、城市区域文化心理差异研究、城市少数民族居民群际心理研究等,为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及城市社会融入提供理论依据。

2. 城市特殊群体心理问题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开展城市青少年和儿童的冒险行为问题研究、城市务工子女社会融入度研究、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老年人心理问题研究、灾后心理问题干预研究、多动症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干预研究,为提高城市群体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3. 城市群体生涯心理发展机制与生涯辅导研究。主要开展城市职业群体的职业流动、职业心理健康、职业能力、职业形塑、职业动机、职业兴趣、职业决策、职业适应、职业认同、职业高原、职业规划、就业创业心理等心理发展机制和干预研究,开展各级各类学生的生涯心理发展机制与生涯辅导研究,为促进城市各类群体的生涯发展和就业提供理论依据。

白学军、李琪维、乐国安等知名专家来校指导学科建设。

学科组召开建设研讨会。

三、学科优势

1.学科平台。学科目前依托平台有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心理与教育实验中心(含基础心理学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实验室、行为观察室、教育技术实验室)、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学科投资经费100多万元用于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保障。此外,积极吸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参与学科建设,成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小组,协助本学科方向建设。

2.人才队伍。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目前该学科团队成员共有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在读博士4人,其中3人攻读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1人攻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学科团队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

学科组成员参加甘肃省心理学会学术年会。

学科组成员参加科研培训。

3.科研成果。学科建设一年多以来,科研成果初见成效,获批省部级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5项;获地厅级奖励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特殊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4.学术交流。为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积极组织学科团队成员参加中国心理学会、甘肃省心理学会及各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心理学学术会议,交流思想,开拓眼界,把握研究前沿。同时邀请多名国内知名心理学家走进来指导学科建设,组织多场学术报告。为提升团队成员科研能力,每年投入经费组织团队成员外出参加高级别的科研培训。

学科组成员参加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四、未来目标与方向

城市文化与社会心理学学科方向未来将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战略导向,重点围绕城市居民的文化认知与心理认同、城市青少年和儿童的特殊心理行为问题以及城市群体的生涯心理发展等问题展开研究,为提高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和服务城市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目前该学科在部分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发展不均衡。未来需要继续利用本学科优势平台,大力引进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购置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同时在已有研究方向基础上继续聚焦新的研究方向,申报国家级研究课题,积累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将城市文化与社会心理学学科方向建设成为学校特色优势学科方向。

撰稿:王华

 

澳门新浦新京5197 - 搜狗买球指南